首页

91feet论坛

时间:2025-05-29 17:10:11 作者:探访职教人才培养的“山东路径” 浏览量:86636

 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(记者 邢蕊)14日上午10点10分,随着“关门兔”抵达终点,2024年北京半程马拉松正式完赛。

  “后面还有人”,伴随着现场志愿者的喊声,一位身着白T恤、黑短裤,身形微胖的男子从远处跑来。虽然气喘嘘嘘,但他仍以跑步的姿态冲过终点。身后的计时牌显示:3小时10分钟47秒。

  这样的成绩距离罗子科赛前给自己设立的2小时45分钟的目标有一定差距。“虽然心有不甘,但这也算对我的一种磨练。”赛后接受采访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遗憾。

  罗子科赛后展示国旗。中新网记者 邢蕊 摄

  不过对罗子科而言,能够跑完全程并非易事。他的外形与大众印象里马拉松参赛者的形象相去甚远。“今天比赛,很多人看着我的身材说我不像‘跑马’的。但我愿意挑战和寻找一些不可能的事情。”

  作为一名业余跑者,罗子科的跑龄并不算长,他跑步的目的很简单:为了减肥。从2023年1月开始,罗子科每周都保持着规律训练:一周跑三到四次,一次跑40多分钟。他向记者透露,从开始跑步至今,他的体重从300多斤下降到100多斤,“减掉了近200斤重量”。

  受体重限制,罗子科刚开始跑步时不会刻意追求速度和距离。不过随着配速提高,他有了参加马拉松的想法。

  “家人觉得我体重基数大,不建议我参加。但别人能做到,我觉得自己也可以。”从难度更小的线上马拉松开始,罗子科踏上了突破自己的“赛道”。

  受访者供图。

  去年5月,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场线下马拉松。20公里的距离,罗子科用了2小时21分56秒。成绩排名算不上靠前,但完赛那一刻,他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——挑战不可能。

  这是罗子科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,不仅仅是在马拉松赛道上,在生活中,“挑战不可能”也是他的信条。

  罗子科出生在莫斯科,父亲是俄罗斯人,母亲是中国人。6岁那年,他跟随父母回到国内生活。面对文化、语言、饮食上的差异,初来乍到的罗子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。2008年,他转到北京上学。恰逢北京奥运会举办,罗子科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,也开始感受到这片东方土地的魅力。

  今年北京半马开始前,他在朋友圈写下:“我要与16年前的自己见面了,也许这就是黑白世界的最高境界。16年前的我,我来了。”

  时光逆流而上,现在的他与曾经的他在奥林匹克公园“相遇”。改变的是容颜,不变的是突破的决心。“跑步是自己的事情,挑战也是自己的事情,哪怕别人指指点点,但他们没有体会这个过程,就不会感受到我的痛苦和喜悦。”

  北京半马结束后,罗子科掏出一面五星红旗,他说:“能在这里参加比赛很荣幸。我在北京留下了太多回忆,对这里也有特殊感情。未来有机会,我还要继续挑战不可能。”(完)

  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姓名为化名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方星移:作品数量上,依据孔凡礼《三苏年谱》统计,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诗歌203篇,文409篇,词66首,总数为678篇。黄冈本地学者考证统计在800篇左右。

主播说联播丨美国沉迷对华“带节奏”,打乱不了中国的节奏!

2月27日,日本home drama channel官网更新开播消息,来自中国的微短剧《虚颜》将于4月12日在日本首播。影片宣传语中强调了,这部悬疑爱情古装剧位居2022年微短剧第一名。

沿着“繁森路”,共铸“繁星梦”

93岁的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黄宗德,坐在轮椅上被推至授勋台中央。在这位战斗英雄举手敬军礼之前,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微笑着俯身向他伸出手,随后弯下腰双手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。授勋时,总书记又细心地为老人整理好后颈处的奖章章链,并叮嘱“您老保重好身体”。

法国历史学家: 法中合作要在共性与差异间寻求平衡之道 | 世界观

非洲青年代表米莱目前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他说,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值得非洲学习,将为非洲各国文创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活力。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生祖鲁表示,中非青年加强交流要重视语言学习,此外还应在文艺领域开展交流、加深了解。

武警广西河池支队军人运动会火热来袭

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《求是》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》。在这篇重要文章中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,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、全面覆盖、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,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,具体要做到‘三个如’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